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这首诗是诗人对茂元茉莉花的赞美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茉莉花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 “三尺婆娑树”:形容茉莉花树的姿态优雅,枝叶婆娑,犹如舞者一般。
  • “千英一律妆”:将茉莉花比作化妆后的美女,千朵花都装扮成统一的妆容,形象生动。
  1.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 “眼孤犹眩彩”:形容茉莉花的颜色鲜艳夺目,让人眼花缭乱。
  • “鼻熟不知香”:说明茉莉花的香气浓郁,但作者并未察觉其中的香味,可能是因为他并不擅长嗅闻。
  1.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 “向月资清润”:形容茉莉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新宜人。
  • “承风发素凉”:说明茉莉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1.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 “众芳如不忌”:表示茉莉花虽然不是最出众的花朵,但依然被众人欣赏和喜爱。
  • “移植近潇湘”:暗示作者希望将茉莉花移植到更美丽的地方,如潇湘等地,让它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茉莉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和芬芳。诗中的“三尺婆娑树”形象地描绘了茉莉花树的姿态,而“千英一律妆”则赞美了茉莉花的整齐和华丽。同时,诗中的“眼孤犹眩彩”和“鼻熟不知香”表达了作者对茉莉花独特美感的赞叹。最后,“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和“众芳如不忌”则进一步展现了茉莉花的清新、优雅和坚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