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那容懒,牵筇入翠萝。
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
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
吹埙来独晚,此日恨如何。
诗句输出:
客至那容懒,牵筇入翠萝。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金。
译文输出:
客人来了多么悠闲,牵着拐杖进入翠绿的藤蔓之中。山光知道雨后的景象,野外的颜色显现出秋天的金色。
关键词注释:
- 客至:客人的到来。
- 那容懒:显得有些懒惰。
- 牵筇:牵着手杖的意思。
- 翠萝:指绿色茂盛的藤蔓。
- 山光:指山景。
- 知雨过:知道雨后的景象。
- 野色:田野的颜色。
- 见秋金:看到秋天的金黄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客人来访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首句“客至那容懒”,表达了客人到来时的悠闲态度,通过“那”字的使用,增添了一种不经意的闲适感。接下来“牵筇入翠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客人带着手杖步入茂密的藤蔓之中,形成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景观。
诗中“山光知雨过”和“野色见秋金”两句,通过视觉描绘了雨后的山景和秋天的田野颜色。这不仅是对景色的直接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四季变换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客人到来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