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篮舆载酒随,林边萧寺趁幽期。
云依石度遥看久,路绕田分欲去疑。
落日悲风沧海外,黄花翠竹晚秋时。
凭诗一写登临胜,为报壶山太守知。
【注释】
出郭:走出城郭。篮舆(lán ō):古代一种小车,用竹篾编成,形如筐,有盖无底,可以坐人。萧寺:指荒凉的寺庙。依:依附。石度:沿石阶。路绕田分:田间小路曲折蜿蜒。欲:将要。落日悲风:夕阳西下,秋风凄凉。沧海外:大海的边缘。黄花翠竹:指晚秋景色。壶山:指山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张守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写景抒情并举,意境深远含蓄。
开头两句“出郭篮舆载酒随,林边萧寺趁幽期”,写诗人与朋友相约出游,乘坐小车到郊外去饮酒赏景。篮舆即竹笼车,用竹编制而成,形状像筐而没有底,可以坐下人。“篮舆载酒”是说带着酒和篮舆一同出行。“林边萧寺”,指荒僻的寺院,借以点出送别的地点。“乘幽期”是说趁着幽静的时期,在林边萧寺游玩。这两句是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为下面写景作铺垫。
中间四句“云依石渡遥看久,路绕田分欲去疑”。写诗人在萧寺游玩时看到的情景。诗人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行走,路旁树木参差,云气缭绕,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他停下脚步久久观赏,似乎还在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云依石渡遥看久”一句描写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路绕田分欲去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心情。“云依石渡”一句中“依”字用得十分传神,写出了白云缠绕山峰的奇特景观,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欲去疑”三字则写出了诗人对分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表露无疑。
最后两句“落日悲风沧海外,黄花翠竹晚秋时”。诗人在萧寺游玩之后,又回到路上继续前行,一路上欣赏着落日的余晖、悲凉的秋风和海边的景色。这时正值晚秋时分,诗人看到了金黄色的菊花和苍翠的竹子。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的自然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结尾两句“凭诗一写登临胜,为报壶山太守知”。诗人在萧寺游玩后,又登上高处欣赏风景,此时心情愉悦,于是提笔写下这首送别诗。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向张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告诉他自己已经顺利抵达目的地。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这首诗是诗人为张守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萧寺游玩时看到的自然风景以及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构思新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