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注释】
松根系马望巑岏:意为松树的根深扎在山岭之中;巑岏,高峻。巑,同“巑”,高峻不平。乘兴攀跻不作难:意为趁着兴致去攀登,毫不觉得艰难。作难,感到困难。渐看:逐渐地。林雾散:指太阳升起后,雾气渐渐散去,山林变得明亮。潮来先觉海风寒:潮水到来之前,先感到海边的寒冷。潮,指涨潮。僧垣:即寺院周围的墙壁,这里泛指寺院。双旌:指旌旗,古代帝王出行时前后所挂的彩色旗帜,这里泛指官府。视稼:指察看庄稼生长。忆君:怀念友人。对酒岂能欢:意谓怀念朋友的心情怎能不欢欣呢?
【赏析】
这首五律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张九龄以山水清幽、风雅俊逸的品格自许,其诗亦具有这种特色。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联写登山观景。起句写山高林密,难以攀登;次句写自己兴致很高,毫不觉得艰难。这两句互应。
颔联写日出之后,山林中的雾气消散,海水也渐渐涨潮,海风也吹得更加凛冽了。这两句互应。
颈联写海上景色的变化。上句写远处的钓鱼石上红树成荫,下句写近处僧人院墙外绿竿参差。
尾联写自己怀念友人。由于自己不能到友人那里去,只能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诗人说:“不见双旌来视稼。”意思是:我见不到你亲自前来察看庄稼,真是遗憾啊!“忆君对酒岂能欢”:意谓怀念朋友的心情怎能不欢欣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是诗人张九龄晚年的作品之一,写景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读来如饮甘泉,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