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诗句释义】

山寺:寺庙。牡丹:一种花,原产于我国。

倦游:厌倦游赏。洛阳城:洛阳的别称。洛阳在唐代时是都城,这里泛指繁华的城市。芳菲:芳香的花草,这里借代春天。几见:很少见到。照眼:形容花大而鲜艳。

载酒:拿着酒。屡穿:多次走过。卿相圃:宰相家的花园。卿相,旧称高级官员。绮罗人:华丽的女子。绮,丝织品。罗,丝织品。

十年客路:十年的旅途。客路,指在外作客或旅行的人所走的路途。惊华发:惊讶地发现已长出白发。华发,头发白了。

中原:指国都洛阳。隔战尘:被战争阻隔。

今日寻芳意萧索:今天想要去欣赏春天美景的心情很萧条、冷落。萧索,萧条冷落。

山房数朵弄残春:山中的房屋里只有一些牡丹花在残春时节独自开放。弄,玩弄、摆弄。残春:残春时节,即初春时节。

【译文】

曾经厌倦过游览,但总想再游历那洛阳城里的富贵之地。多少次看见那里的牡丹花,总是那么娇艳美丽,让人目不暇接。我常常提着酒,踏遍宰相家的花园,还经常看到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贵妇们。

十年的旅途中,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如今回首望去,中原已被战火阻隔,无法相见。现在,我想要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心情却非常萧索和落寞。山中的房屋里只留下了一些牡丹花,它们在残春时节独自盛开。

【赏析】

此诗写对牡丹的喜爱及对洛阳城的怀念之情。首联“倦游曾向洛阳城”,诗人说自己厌倦了出游,但是心中仍然向往着洛阳城。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名城,因此诗人对洛阳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颔联“几见芳菲照眼新”则进一步描写了自己对洛阳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芳菲”指的是美丽的花草,而诗人则用“照眼新”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草给诗人带来的视觉享受。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在洛阳城看到牡丹时的愉悦心情。颈联“载酒屡穿卿相园”则描绘了诗人在洛阳城中漫步的情景。这里的“卿相”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官员,而诗人则用“园”来表示他们在城市中的住所。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在洛阳城中与权贵交往的情景。尾联“十年客路惊华发”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的艰辛和感慨。这里的“十年客路”指的是诗人在洛阳城中度过的长时间的生活,而“惊华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叹和遗憾之情。最后一句“回首中原隔战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担忧之情。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当时的国家首都洛阳,而“战尘”则代表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所带来的影响的思考和忧虑之情。全诗通过对牡丹的喜爱和对洛阳城的怀念,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战争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