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阴晴久未分,乱山何处是萧屯。
荒荒日转渔樵路,霭霭烟生桑柘村。
胜地逢春聊驻马,主人好客为开樽。
平生梦想归田乐,正喜吾侪得践言。
【诗句释义】
- 晓色阴晴久未分:清晨的天色,时明时暗,很久都没有分辨出来。
- 乱山何处是萧屯:这一片混乱的山势中,哪里才是萧地呢?
- 荒荒日转渔樵路:在茫茫的山野间,太阳慢慢地移动着,成为了渔夫、樵夫们行走的道路。
- 霭霭烟生桑柘村:那烟雾缭绕之处,便是桑树和柘树交织成的村庄。
- 胜地逢春聊驻马:在美好的景色中,我们暂且停下车,欣赏春天的美丽。
- 主人好客为开樽:主人热情好客,于是便开起了酒壶。
- 平生梦想归田乐:我一生都梦想过归隐田园的快乐。
- 正喜吾侪得践言:很高兴我们这一辈能够实现这样的理想。
【译文】
清晨的天色,时明时暗,很久都没有分辨出来。这片混乱的山势中,哪里才是萧地呢?
在这茫茫的山野间,太阳慢慢地移动着,成为了渔夫、樵夫们行走的道路。那烟雾缭绕之处,便是桑树和柘树交织成的村庄。
在这美好景色中,我们暂且停下车,欣赏春天的美丽。主人热情好客,于是便开起了酒壶。
我一生都梦想过归隐田园的快乐,很高兴我们这一辈能够实现这样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访友途中偶见美景而作。首句“晓色阴晴久未分”,描绘了诗人早起时分,天还未亮,但天色已经阴沉不定的景象。这种天气变化无常,给旅途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接着,“乱山何处是萧屯”一句,诗人通过“乱山”和“萧屯”这两个关键词,展现了一幅荒凉而又神秘的山水画面。这里的“萧屯”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但因为前文的“乱山”二字,使得读者难以确定具体位置。
“荒荒日转渔樵路”和“霭霭烟生桑柘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诗人观察到,太阳慢慢地移动着,成为了渔夫、樵夫们行走的道路;而烟雾缭绕之处,便是桑树和柘树交织成的村庄。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胜地逢春聊驻马”“主人好客为开樽”两句则转向了人的生活。诗人在美好的景色中,暂且停下车,欣赏春天的美丽;主人热情好客,于是便开起了酒壶。这里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以诗人访友途中所见所闻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晓色”、“日转”、“烟生”、“桑柘村”、“胜地”、“主人”等,也起到了烘托氛围、增强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