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谓璞为玉,周谓璞为鼠。
处物无定形,公议归何许。
子都斥弗御,世或贵嫫母。
弃鼎宝康瓠,楚客非虚语。
纫彼荃与蘅,临风结双组。
吾将驾西昆,拾玉老悬圃。
郑玄认为璞是玉,周朝的人认为是老鼠。
处在世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公议归何许?
子都斥责不接受驾驭,世上有的人尊重丑陋的母亲。
抛弃了盛放宝鼎的器具去寻求美玉,楚国的人非虚夸之语。
纫取荃草和蘅草,面对风向结成双组。
我将驾驶西昆的车子,追寻玉器老在悬圃。
注释:
①感寓:即感慨寓意。
②感:感叹的意思。
③璞:未经雕琢的美玉。
④处物无定形:处在事物之中没有固定的形状。
⑤何许:何处?指哪里。
⑥子都:春秋时鲁国人。
⑦世:世人。
⑧康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葫芦。相传这种葫芦内中空,外皮粗糙。这里比喻无用的东西。
⑨楚客:战国时楚国人屈原。传说他曾被流放,曾作《天问》诗以表达忧愤。“虚”是夸张的说法。
⑩御:通“驭”,驾驭。
⑪悬圃:神话中的仙山名。一说在昆仑山上,一说在北极宫中,一说在蓬莱山。
译文:
郑玄说璞是玉,周朝的人说是老鼠。
处在世间没有固定的形状,众人的意见指向哪里?
子都斥责不接受驾驭,世人有的尊重丑陋的母亲。
抛弃了盛放宝鼎的器具去寻求美玉,楚国的人非虚夸之语。
纫取荃草和蘅草,面对风向结成双组。
我将驾驶西昆的车子,追寻玉器老在悬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物喻理,托物言志。全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看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和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