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惊梧叶觉秋还,万丈归心到北山。
已许生平江海上,坐求功业簿书间。
颇闻都护刊铜柱,更喜将军入玉关。
朝野清明无一事,相从那使酒樽闲。
【注释】
次李秬新秋韵二首:指王维《次李郡簿》诗中的“新秋”二字。
风惊梧叶觉秋还:风声惊动了梧桐树的叶子,让人感觉到秋天已经到来。
万丈归心到北山:我怀着万分的思念,想要回到北方的故乡。
已许生平江海上:我已经决定在江湖之间度过余生。
坐求功业簿书间:坐在功名利禄的书卷里追求自己的事业。
颇闻都护刊铜柱,更喜将军入玉关:听说都护(即唐代边将)立下功勋,刻碑纪念;更高兴将军能够进入玉门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向西域的重要关隘之一。
朝野清明无一事,相从那使酒樽闲:朝廷和民间都清平无事,我们何必再为官位和俸禄而争执呢?让我们一同畅饮美酒,忘却世俗烦忧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维通过题写画上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富贵的淡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自然。
第一句“风惊梧叶觉秋还”,描写了秋风中梧桐树叶被吹动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新秋),也暗示了人物的心情(悲凉)。
第二句“万丈归心到北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里的“北山”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故乡,也象征着他的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富贵的淡泊之心,他宁愿在江湖之间度过余生,也不愿在官场上奔波劳碌。
第三句“已许生平江海上”,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态度。这里的“江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他决心要在江湖之间度过余生,不受任何束缚。
第四句“坐求功业簿书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他认为,真正的功业不在于官府衙门里的文书工作,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
最后两句“颇闻都护刊铜柱,更喜将军入玉关”,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都护”和“玉关”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也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他认为,这些伟大的人物能够在边疆大地上留下辉煌的篇章,也让他为之自豪和钦佩。
这首诗通过对秋风、梧桐树叶、江湖、功名利禄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独立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名利富贵的淡泊和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