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刀锄斸。
年来种植类櫜驼,随手高低便新绿。魁然瓜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
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掇犹能饫肠腹。
天于此圃非偶然,坐作山居野人禄。
【诗句】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刀锄斸。
年来种植类櫜驼,随手高低便新绿。魁然瓜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
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掇犹能饫肠腹。
天于此圃非偶然,坐作山居野人禄。
【译文】
我家原本没有两块田地,一年下来谁又能分到半斗粮食呢?虽然小园子有多余的土地,但背起来却像携带着经书一样重。
这些年来我种下了许多植物,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就像橐驼那样高矮不齐,新叶嫩绿一片。
这些植物长得魁梧茂盛,瓜芋遍布整个园子,桃梅也结出了很多成熟的果实。
收割后把它们放在温暖的地方,可以长出新的麦子;摘取一些成熟的果实,足够我们饱餐一顿了。
这个园子对我来说并不偶然,它就像隐居山林的普通人一样,能够养活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自己的小园子,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中通过对植物生长、收获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吾家元无二顷田”直接点出了自己家贫的情况,并没有额外的田地可供耕种。这句诗简洁明了地揭示了诗的主题,也为接下来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小园子里辛勤劳作的场景。他背着经书,用刀锄翻土,这一系列动作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勤劳朴实的品质。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劳动的执着。
在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植物比作橐驼(一种高大的骆驼),形容它们长得魁梧且茂密,这样的表达既富有诗意,又形象鲜明。
最后一句“天于此圃非偶然”,诗人感慨道,这个园子对他来说并不容易获得,是上天的恩赐。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己努力成果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平凡人的田园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劳动和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