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或濡首,作诗防呕心。
疾走欲避影,不如常处阴。
阶前享明月,但鼓无弦琴。
清风傥相过,付之修竹林。
一静服群动,万缘宁我侵。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酿酒或擦拭头发,作诗以防呕心。”
  • 注释:饮酒是为了舒缓情绪,擦拭头发可能是为了保持清醒。作诗则是出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专注。
  • 赏析:诗人通过饮酒和作诗这两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以更好地进行创作。
  1. “疾走欲避影,不如常处阴。”
  • 注释:快速行走想要避开自己的阴影,但不如常处在阴凉之地。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即逃避问题(如阴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与其逃避,不如积极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
  1. “阶前享明月,但鼓无弦琴。”
  • 注释:在台阶前享受明月,但只有鼓而无弦乐器伴奏。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强调了孤独和静谧的感受。没有弦乐器的伴奏,只有鼓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深沉。
  1. “清风傥相过,付之修竹林。”
  • 注释:倘若清风能够路过此地,就把它交给竹林吧。
  • 赏析:诗人用“清风”和“修竹”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清高的热爱。他认为清风是自然界的恩赐,而修竹林则是自然之美的代表,因此他愿意将清风献给修竹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1. “一静服群动,万缘宁我侵。”
  • 注释:一旦心灵安静下来,便能制服万物;各种纷扰不会侵扰我。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于抵御外界纷扰的重要性。通过内省和自我调整,诗人认为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从而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作诗、疾走等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清风、修竹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