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城下住,巷底更谁邻。
只有携筇路,应无跃马尘。
客非俗士驾,诗似古人淳。
载酒催公等,藜羹难重陈。

注释:

  1. 野人城下住:住在城外的乡村。
  2. 巷底更谁邻:在小巷里,又有谁能做邻居呢?表达了诗人对邻里关系的忧虑,以及对城市生活的陌生感。
  3. 只有携筇路:只有带着筇杖走的路。筇是一种竹子做的手杖。
  4. 应无跃马尘:应该不会有飞奔而过的马蹄扬起的尘土。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于城市喧嚣和繁华的厌恶。
  5. 客非俗士驾:客人不是世俗之人。
  6. 诗似古人淳:诗歌的风格像古人那样朴实淳厚。
  7. 载酒催公等:载着美酒来招待大家。
  8. 藜羹难重陈:很难再吃藜羹(一种简单的素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乡村生活状态的作品。诗人在郊外的村庄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城市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开头“野人城下住,巷底更谁邻”,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城外乡村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都市生活感到陌生和疏离的情绪。
    “只有携筇路,应无跃马尘”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城市喧嚣和繁华的厌恶。他认为城市的喧闹和繁华与他向往的田园生活格格不入,而山间的宁静才是他所追求的。
    “客非俗士驾,诗似古人淳”两句,诗人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表明自己并非庸俗之人,其诗歌风格也如古人般淳朴自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质的自信,同时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载酒催公等,藜羹难重陈”两句,诗人通过提及自己携带美酒为朋友们助兴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然而,他同时表达了对藜羹这种简单食物难以再次品尝的遗憾。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又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乡村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城市喧嚣和繁华的厌恶,以及对于田园生活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携筇路”、“跃马尘”、“客人”、“俗士”、“淳朴”等,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