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飔起天末,倏已扫庭户。
光鲜向时柳,惨淡非其故。
铅华不足恃,美人抱幽素。
穷吾分当尔,不为读书误。

【注释】

凉飔:秋风。

倏(shū)已:忽然。

时柳:指柳树新叶。

铅华:指女子的化妆,这里比喻美色。

幽素:指清高、质朴的品质。

穷吾分当尔:尽我一生应当如此。

穷吾分,尽我的本分;尔,这样。

【赏析】

《秋夜次四侄韵五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咏物,第三首写美人,第四首言志,第五首抒情。

前两联写秋风起后,庭院内外顿时显得空寂萧瑟,令人心寒。“凉飔起天末”,秋风从遥远的天空吹拂而来,它像一把利剑,扫荡庭院内的暑气。“倏已扫庭户”,风力之猛,令人猝不及防。接着诗人又描写秋风过后的情景。“光鲜向时柳,惨淡非其故。”原来茂盛的柳树,在秋风中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消失殆尽。“光鲜”与“惨淡”形成强烈的对比,生动地写出了秋风扫过后的荒凉景象。

颔联写秋天的景象。“铅华不足恃,美人抱幽素。”这里的“铅华”指的是女子的化妆品。诗人认为,即使再怎么打扮,也难以掩饰住内心的空虚和贫乏。“抱幽素”则是指拥有清纯高雅的品质。诗人借女子之美来暗喻自己的高尚品质,表明自己不因世俗的纷扰而改变初衷。

颈联写诗人的人生感悟。“穷吾分当尔,不为读书误。”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如秋风般自然洒脱,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地位,否则反而会迷失自我。“穷吾分”表示要尽自己的本分;“不为读书误”则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沉迷于书本知识。诗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诫世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穷吾分当尔,不为读书误。”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已经尽力而为,但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深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却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因此,诗人告诫人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过于痴迷于读书,否则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