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假色管天坛,早晚真除碧落官。
境内雨频春亩润,门前山聚晓云寒。
十年不见应题塔,万事休论拟挂冠。
同是清源骚雅客,欲言流涕已汍澜。

将至王屋先寄张明府

诗仙假色管天坛,早晚真除碧落官。

境内雨频春亩润,门前山聚晓云寒。

十年不见应题塔,万事休论拟挂冠。

同是清源骚雅客,欲言流涕已汍澜。

注释:

  1. 诗仙:诗人自称的谦词,指李白。
  2. 管天坛:指天台山的紫霄宫(即天台山的天柱峰)。
  3. 碧落宫:指紫霄宫。
  4. 境内雨频春亩润,门前山聚晓云寒:形容雨露滋润,山峦聚集,云雾缭绕的景象。
  5. 十年不见应题塔,万事休论拟挂冠:意指经过十年的离别,应该去拜访老朋友了,而自己却要辞去官职,不再谈论功名。
  6. 清源:指王屋县(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古称。骚雅客:指有才情、雅趣的人。汍澜:流泪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前往王屋山之前写给张明府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李白以诗仙自比,表达了他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他在信中写道:“诗仙假色管天坛,早晚真除碧落官。”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是真正的诗仙,但在天台山的紫霄宫内,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而“早晚真除碧落官”,则表达了他对于真正脱离官场,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
    李白描绘了王屋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他在王屋山的所见所感。“境内雨频春亩润,门前山聚晓云寒”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王屋山上的美景。春雨滋润着田野,云雾缭绕在山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李白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十年不见应题塔,万事休论拟挂冠。”这句诗中,李白用了一个典故——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咏怀五百字》,其中提到了“题其门塔”和“拟挂冠”。杜甫在这里借代了他自己,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而李白则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李白又回到对王屋山的描写。“同是清源骚雅客,欲言流涕已汍澜。”这里的“骚雅客”,指的是具有才华和雅趣的人。这句诗中,李白用了一个典故——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登高》一诗中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其中的“骚雅客”就是指像杜甫这样的文人。而李白则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杜甫一样,都是王屋山的骚雅客。同时,他也用“欲言流涕已汍澜”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激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屋山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反抗,同时也展现了李白与杜甫一样的才华和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