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
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
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
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注释】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即将到达济源府,先寄信给姜明府。姜明府,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熟人。
识君风概有三堂:指姜明府风度和气度。三堂,指大中丞、少中丞、司理。
别后频惊鬓有霜:分别以后多次感到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如霜。
经耳万端人事近:听到了许多纷繁的世事。万端,形容多而杂。
动心千里客途长:触动心弦的是千里之外的旅途漫长。动心,感动心情。千里,形容路遥。
读书学剑全相误:读书和学习剑术,都没有什么用处。相误,都是错误的。
临水登山独未忘:面对山水却常常想念着你。临水登山,指游山玩水。
路入济源牵赋咏:到济源的时候,我不禁想为你写首诗。
此行真发鄙夫狂:这次远行真使我有些像那狂放的人了。鄙夫,粗俗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在济源府赴任之前,诗人写了此诗给友人姜明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以“送”字贯穿,感情真挚深厚。
开头两句,点明题旨。“识君风概有三堂”,说您有很高的风范气度,可说是大中丞、少中丞、司理三堂。这既是对姜明府的赞誉,也是对他仕途坎坷命运的同情。“别后频惊鬓有霜。”是说离别之后,频频地感到两鬓已白如霜,这是对姜明府的关切。“经耳万端人事近”是说耳边听到许多纷纭世事,这是对姜明府的提醒。“动心千里客途长”。是说动情之处是漫长的旅途,这是对姜明府的安慰。
中间两句,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关心。“读书学剑全相误”,意思是读书和学剑都没有用,都是白费力气。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读了几年书,但并没有得到多少知识,也没有学会什么本领。“临水登山独未忘”,是说即使离开了这里,也仍然常常思念着你。“临水登山”,指游山玩水。这两句是说,虽然身在旅途之中,但心中仍然怀念着你,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友谊。
表达了自己对这次远行的感想。“路入济源牵赋咏”,是说这次去济源上任时,我不禁想起要为你写下一首诗来纪念我们之间的友谊。“此行真发鄙夫狂”,是说自己这次远行,真有点像那狂放不羁的人了。这两句是说自己这次远行,真是有些像那狂放不羁的人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