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中和堂,六月无炎溽。
随呼众宾集,一笑清风足。
复为曲水饮,石面涌寒渌。
持杯襟袂凉,酒出金鲸腹。
旌旗登凤皇,羽翼在林麓。
半空老崖断,千载灵药伏。
松杉各雄枝,螭蜃傍奔逐。
古韵岂尘世,遐瞻有天目。
霸国荒故坛,墠社移新屋。
霞标起山近,潮势卷江速。
物外得长凉,樽前寻往躅。
有客告将行,迟留待珠玉。
欣然点鼠须,万象归一幅。
终篇灿灿动,满座琅琅读。
此时天乐奏,到夜山鬼哭。
和之惭岂敢,来者信难续。
粉壁鉴相射,香媒尘不触。
醉归扫双堵,字字照岩谷。
星辰众所仰,富贵公岂欲。
一言换凡骨,芝术谁能服。
《登介亭》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介亭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来看第一句“使君中和堂,六月无炎溽”。这里的“使君”指的是介亭的主人,也就是范成大的友人或同僚。他们聚集在中和堂,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这里的“六月无炎溽”意味着介亭所在的地区在六月时天气非常炎热,没有酷暑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二句“随呼众宾集,一笑清风足”。这里描述了介亭主人邀请宾客聚集在一起的场景,大家聚在一起欢笑着,享受着清凉的微风。这里的“清风足”意味着清风拂面,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第三句“复为曲水饮,石面涌寒渌”。这里提到了介亭主人组织了一场曲水流觞的宴会,大家在石面上畅饮,欣赏着清澈的泉水。这里的“寒渌”意味着泉水冰冷而清澈。
第四句“持杯襟袂凉,酒出金鲸腹。”这里描述了宾客们拿着酒杯,感到自己的衣襟和衣袖都变得凉爽了。这里的“金鲸腹”意味着酒杯如同金鲸一样珍贵,里面的美酒也值得人们珍视。
第五句“旌旗登凤皇,羽翼在林麓。”这里描绘了介亭主人的旗帜迎风飘扬,如同凤凰的翅膀一样美丽。这里的“林麓”意味着树林和山脚。
第六句“半空老崖断,千载灵药伏。”这里提到了介亭附近的老崖断裂,千年的灵药隐藏在其中。这里的“千载灵药伏”意味着千年的灵药隐藏在这个悬崖之中。
第七句“松杉各雄枝,螭蜃傍奔逐。”这里描绘了介亭周围的松树和杉树都显得格外雄壮,而螭蜃则在旁边追逐嬉戏。这里的“螭蜃”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
第八句“古韵岂尘世,遐瞻有天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的思考。他认为古代的文化并不属于尘世,而是存在于遥远的地方。
第九句到第二十三句,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了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霸国荒故坛,墠社移新屋。”这里提到了霸国的旧坛已经被废弃,而新的祭祀场所却已经建立起来。又如“霞标起山近,潮势卷江速。”这里描绘了天空中的霞光从山上升起,江面上的波涛迅速涌来。
第二十四句“物外得长凉,樽前寻往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宁静和自由的情感。他想要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