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一亩宅,尤爱北窗风。
心远地成僻,客来樽不空。
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予亦何为者,于兹清赏同。
【注释】
①梅二十五:即梅尧臣。②永叔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曾为苏轼建一宅第,苏轼有《和子由渑池怀旧》诗。③太史氏、市门翁:指陶渊明与阮籍。④予亦何为者:作者自问。⑤清赏同:以清雅的兴致共同欣赏。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梅尧臣家的向往;颔联写自己心地坦荡,远离尘嚣的境界;颈联写自己读书好学,不慕荣利;末联表达与友人共清赏之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阮籍的崇敬。陶渊明和阮籍都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们蔑视礼法、放达任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个性自由的典型代表。陶渊明的诗多表现他的隐逸生活以及田园风光,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淡隽永;而阮籍则多抒写他对世事的不满和愤懑,语言简练犀利,风格峻峭奇拔。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赞美这两位高士。
首联写诗人对于梅尧臣家的喜爱。梅尧臣也是宋代著名文人,他一生清贫淡泊,与陶渊明有着相同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尤爱北窗风”,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恬静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颔联进一步展开这种情怀。诗人说:“心远地成僻,客来樽不空。”这里的“客”,指朋友、客人。诗人说,只要心志高洁,就不怕身处僻静之地;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那么酒杯就不会空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交友之道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融,从而使得友谊更加深厚。
颈联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诗人说:“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这里的“太史氏”指的是古代的太史公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而“市门翁”则是指古代的孟尝君,他是一位慷慨大方、善于结交朋友的名士。诗人认为,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孟尝君,他们都是因为有了深厚的友谊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因此,诗人感叹道:“予亦何为者?于兹清赏同。”意思是说,我为什么还要苦苦追求名利呢?现在我已经得到了与好友共享清雅之乐的机会,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吗?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对陶渊明和阮籍两位高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那些能够与你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