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谁生祸,南宜遂不师。
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
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
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

【注释】

百越谁生祸,南宜遂不师。

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

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

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

【赏析】

《吊南宜守尉》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战乱中的景象和人物,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同情。全诗意境苍茫沉郁,情感悲愤沉痛。

首联“百越谁生祸,南宜遂不师”,开篇即点出南宜地区遭受战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之情。百越地区历来被视为多灾多难的地方,而如今却遭受到了战火的侵袭,这是谁造成的呢?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暗示了外敌的侵略。

颔联“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进一步描绘了战火对百姓的摧残。这里使用了“干戈”和“城陴”两个关键词,分别代表了战争中的武器和城墙,形象地描绘了战火肆虐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战争中的惨状,无辜的老人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守尉在城墙上英勇牺牲。

颈联“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则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苦难。这里使用了“荒泂”、“招魂”和“请救”三个关键词,分别代表了荒凉的战场、招魂祭祀和救援求救。这些词语都传达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则表现了战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这里的“弱妻”、“稚子”和“嗟尔”等词语都传达出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南宜地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对人民的痛苦和灾难的同情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的深深忧虑。此诗意境苍茫沉郁,情感悲愤沉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