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未得还,战士出长安。
地利山河险,天时关塞寒。
羌夷避飞将,天子倚良翰。
见说成功近,秦中意似宽。
闻夏太尉自长安徙备西边
闻讯夏太尉从长安出发前往西部边疆,我心绪纷扰不已。
防秋未得还,战士出长安。
秋季的边境防守尚未结束,战士们已纷纷走出长安城。
地利山河险,天时关塞寒。
这里地势险要,山河壮丽而雄伟,天时又寒冷,关塞也显得特别严峻。
羌夷避飞将,天子倚良翰。
羌族等边民都躲避着这位英明的将领,而天子则倚仗着他来治理国家。
见说成功近,秦中意似宽。
听说他即将取得成功,秦中(指长安)的人们心里也感到宽慰。
【注释】
①防秋:唐代边镇驻军的一种防御措施,以防敌寇侵扰。
②夏太尉:即李光弼,字邺侯,陇西临洮人。
③“戍卒”句:言边关戍卒多来自长安附近地区,故称“出长安”。
④“地利”句:言此地山川形势险要。
⑤“天时”句:言天时寒冷,关隘要塞皆严冬不雪,严寒如春,故称天时“关塞寒”。
⑥“羌夷”句:言羌、夷等族民众均畏避这位名将,不敢前来骚扰,故称“避飞将”。
⑦“天子”句:言天子对这位名臣寄予很大的希望,倚赖他来维护国家的安宁。
⑧“见说”句:言听人说这位将军不久就要取得胜利,故称“成功近”。
⑨“秦中”句:言长安(即京城)一带人民对这次军事行动寄予很大期待,认为可以很快平息叛乱,故称“意似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