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黄子国,楚越穆陵关。
比屋皆编竹,孤城半践山。
岸泥观虎迹,云水暗荆蛮。
三入承明客,那能鬓不斑。

以下是对刘敞所作《黄州临皋亭》的逐句注释翻译,以及整体赏析: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春秋黄子国,楚越穆陵关:指春秋时期属于楚国和越国的黄州市地。
  • 比屋皆编竹:每家每户都用竹子编制房屋,形容这里的居民生活简朴。
  • 孤城半践山: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几乎被山体覆盖。
  • 岸泥观虎迹:在岸边的泥地上可以观察到老虎留下的痕迹。
  • 云水暗荆蛮:云雾缭绕,远处的水声似乎在讲述着荆州(古地名)的故事。
  • 三入承明客:三次被召为朝廷官员,其中“承明”是宋代的一个官舍名。
  • 那能鬓不斑:怎么能让两鬓白发而不显斑白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已高仍被召见朝廷的无奈。
  1. 整体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象,反映了诗人在贬谪期间的苦闷和感慨。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提及,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通过对朝廷召见的反复提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刘敞在这首五言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是宋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整体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刘敞在这首《黄州临皋亭》中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还表达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与挣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