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问嵩少,千里驾征轩。
倦马夜未寝,鸣蝉秋尚烦。
风烟新洛邑,冠盖上东门。
合有西宾问,归时许共论。
【注释】
逢人问嵩少,千里驾征轩。
逢:遇到。嵩少:指嵩山和少室山,在洛阳附近。
驾:驾车。征轩:即“征轩车”,一种有篷的车。
倦马夜未寝,鸣蝉秋尚烦。
倦马:劳累的骏马。
鸣蝉:即“知了”。
尚:还。
风烟新洛邑,冠盖上东门。
风烟:形容洛邑的景色迷人,也形容洛邑的气氛。
冠盖:官吏们的帽子和车子。
东门:指洛阳东门。《汉书》载:“天子居未央宫,诸侯各占其国分地为宫。”
合有西宾问,归时许共论。
合:应该。
西宾:西边的宾客,指诗人的朋友。
共论:一起讨论。
这首诗是送友人去洛阳的一首七律诗。首联两句写送别的情景。“逢人问嵩少”,说明诗人是在洛阳与朋友分手的,因为洛阳周围多山,故称嵩、少。“千里驾征轩”表明友人要去很远的地方,所以诗人特地为好友备好了行装,并为之饯行。二、三两联描写旅途所见。“倦马夜未寝”,“鸣蝉秋尚烦”描绘出一幅旅途中劳顿不堪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友人的辛苦和劳苦的心情。四联写送别之际。“风烟新洛邑,冠盖上东门”两句既写景又写情,洛阳的风光如此美丽,洛阳城的大门如此壮观,诗人不禁为朋友即将离去而感到惋惜,同时诗人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十分复杂。“合有西宾问,归时许共论”,最后诗人以期待的口吻收束全篇,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届时可以与自己一同商讨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