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关山月,遥怜此夜看。
蛾眉空自妩,丛桂不胜寒。
他日刀头问,何时客寝安。
因之千里梦,共下白云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他遥想古北口对月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万古关山月,遥怜此夜看。

  • 万古:千年,指时间的长久。关山月:指在关山上看到的月亮。
  • 遥怜:远远地怜惜,表达出诗人对这轮月亮的深情怀念。

蛾眉空自妩,丛桂不胜寒。

  • 蛾眉:这里指的是月亮的形状,蛾眉弯弯如眉毛般美丽。
  • 空自妩:徒然地美丽,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
  • 丛桂:丛生的美桂树,通常象征高洁的品格,不胜寒:承受不住冷风的侵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损的感慨。

他日刀头问,何时客寝安?

  • 他日:将来的某一天。刀头:比喻危险的境地。
  • 问:询问。
  • 何时:何时能。
  • 客寝:客人的卧室,借指旅途中的住所。

因之千里梦,共下白云端。

  • 因之:由于这样的原因,即因为这样的情景而引发的梦想。
  • 千里梦:指梦中游历千里,形容梦境的奇妙与远大。
  • 共下白云端:一起飞上白云之上,意味着梦想能够实现。

赏析:
这首诗以“古北口对月”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古老山峦上明月的无限遐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明月比作蛾眉、丛桂,不仅赋予了月亮以灵动的形象,还深刻地揭示了月光的美丽和脆弱。同时,通过“他日刀头问”这样的设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对自然之美充满了热爱与赞美;另一方面,他也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感到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