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芜灭泮宫平,三百年中独此亭。
无复乔林见连理,尚传高栋出穷溟。
疏帘清簟宜炎日,菀柳长梧半广庭。
卧向汶篁惭蓟植,燕山都欲负刊铭。
诗名《题连理亭》,是宋代历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刘敞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连理亭的景致,抒发了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同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灵光芜灭泮宫平:
- “灵光”通常指代智慧的光芒,“芜灭”表示荒废、消亡。这里的“泮宫平”指的是泮水之滨,即古代学宫所在地,这里被荒废和破坏的景象。
- 这句表达了对古时辉煌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今荒凉景象的感慨。
- 三百年中独此亭:
- “三百年中”指的是从唐朝到宋朝的漫长时期,“独此亭”强调了连理亭在此时期的特殊地位。
- 这句揭示了连理亭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和意义,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
- 无复乔林见连理:
- “无复”意味着再也没有,“乔林”指的是高大的树木,“连理”是指树木的枝条交缠在一起形成的形状。
- 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繁茂林木景象的怀念,同时暗示了环境的变迁和自然环境的衰退。
- 尚传高栋出穷溟:
- “尚传”表示仍然流传,“高栋”指的是高大的栋梁,“穷溟”意味着极深的水域。
- 这句表达了对连理亭建筑技艺和历史价值的赞赏,以及对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的认可。
- 疏帘清簟宜炎日:
- “疏帘”指的是稀疏的帘子,“清簟”指的是竹制的凉席。这里的“宜炎日”意味着适合炎热的夏日。
- 这句描绘了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反映了连理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 菀柳长梧半广庭:
- “菀柳”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柳树,“长梧”指的是高大的梧桐树。
- 这句表达了对连理亭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突出了其优美的景观。
- 卧向汶篁惭蓟植:
- “卧向”指的是面向,“汶篁”指的是汶河旁的竹子。“惭蓟植”表示惭愧于自己与这些竹子相比显得逊色。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周围美景相比较时的谦逊和自省。
- 燕山都欲负刊铭:
- “燕山”指的是燕山山脉,“都欲负刊铭”表示都想在上面刻下铭文,以示纪念。
- 这句表达了对连理亭历史的尊崇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后人能继续传承和发扬其价值。
《题连理亭》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地点的描述,更是对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段历史的缅怀与赞颂。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情感与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