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牟贵公子,沉没功名间。
一浮江湖水,惨戚颓朱颜。
鲁连揖万乘,蹈海如忘还。
弃世脱敝屣,风流安可攀。

【注释】

1.魏牟:即战国时的魏安釐王。贵公子:指魏国的公子。魏牟曾为魏王,后被秦昭襄王所拘。2.沉没功名间:指魏公子在功业和名利之间不能自拔,终被秦国俘虏。3.一浮江湖水:指魏公子随秦王出游至江海之滨。4.惨戚颓朱颜:意谓因忧思而面带哀戚之色,容颜憔悴。5.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人。万乘:古代以天子、诸侯等国之君为万乘之主,犹言“千乘”。6.蹈海如忘还:指鲁仲连见赵孝成王不听苏秦说,欲杀张仪,于是前往见赵王,并表示要蹈海而死。7.敝屣:破旧的鞋。8.风流:风度、气节,这里指清高脱俗的品格。

【赏析】

《秋兴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此诗作于天宝四年(745)初夏,当时杜甫寓居夔州白帝城,他看到三峡一带的秋天景色,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前四句写自己对魏晋名士的仰慕之情;中间两句写自己的身世之感;后四句写弃俗出世的决心。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魏牟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贵公子,他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最终被秦国囚禁。这首诗中的魏牟就是以魏牟自况,通过他的遭遇来表达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无奈。“沉没功名间”一句中,“沉没”二字用得极为贴切,它既表达了魏牟在功业和名誉之间的迷茫和无助,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一浮江湖水,惨戚颓朱颜”,进一步描绘了魏牟的孤独和无助。他随着秦王游历江湖,却只能独自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这种境遇让他感到无比凄楚和痛苦。“惨戚”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绝望,而“颓朱颜”则形象地描绘了魏牟因忧愁而憔悴的面容。这一联不仅写出了魏牟的个人遭遇,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在乱世中的苦闷和无助。

接下来的“鲁连揖万乘,蹈海如忘还”,则是通过鲁肃的行为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鲁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曾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后来更是担任过东吴的丞相。这里的“揖万乘”,是指鲁肃向孙权推荐人才,显示他的胸怀和气度。而“蹈海如忘还”,则是形容鲁肃为了理想和信念,可以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大海之中。这里的“蹈海如忘还”既是对鲁肃的赞美,也暗喻了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弃世脱敝屣,风流安可攀”,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和追求清高的坚定决心。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要抛弃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高尚的人格。“弃世脱敝屣”中的“弃世”意味着放弃一切世俗的追求和羁绊,“脱敝屣”则意味着摆脱那些看似高贵但实际上并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风流安可攀”则是对那些只追求表面光鲜而内心空虚的人们的批评,指出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诗人的追求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魏牟的经历和感受,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理想。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坚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