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智有馀,周勃勇无敌。
两人相提衡,终复汉社稷。
梁公柱石姿,独立谢群力。
匡居多直言,荐士有深画。
既扶将颓运,复起未然策。
事业兼二子,浩然雪霜白。
偏材戒独往,特达见令德。
谁谓十世远,风义犹不隔。
末孙何支离,畎亩有饿色。
明诏问乐乡,布衣列士籍。
名垂天壤间,气使懦夫激。
闻君商声歌,更若出金石。

【注】

平:指陈平,西汉开国功臣。介甫:指王安石,宋代政治家。圣俞:指苏轼,宋代文学家。狄梁公:指狄青,北宋名将。裔孙:后辈子孙。

【译文】

陈平智谋有余,周勃勇敢无敌,他们互相提携,终于恢复汉社稷。

梁公身负柱石之志,独立谢绝群力,匡居多直言,荐士有深画。

既扶危难之运,又起未然之策,事业兼二子,浩然似雪霜般洁白。

偏材戒独往,特达见令德,谁谓十世远,风义犹不隔。

末孙何支离,畎亩有饿色,明诏问乐乡,布衣列士籍。

名垂天壤间,气使懦夫激,闻君商声歌,更若出金石。

【赏析】

这首诗为酬赠之作,是和王安石、苏轼一起写给狄青裔孙的一首七律,其内容主要是对狄青及其后代的颂扬,其中也夹杂着作者的一些议论和感慨。此诗前四句赞扬了狄青的智勇;中间六句赞颂了狄氏的功业;后四句又对狄氏的后裔表示了期望。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前四句写狄青之智勇,后四句写狄青之功业,最后四句写希望。

开头两句“陈平智有馀,周勃勇无敌”是对陈平与周勃的称赞。陈平(张良)以智慧著称于世,周勃(樊哙)以勇猛闻名于世,两人相提衡,足以说明他们二人都是杰出的人物。

接着两句“两人相提衡”,意思是陈周二人均堪大任,可以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这里暗含了诗人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下面两句“终复汉社稷”,则是诗人对两位历史伟人的赞美,意在表明陈周二人不仅自身有才华,而且能够辅助皇上,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接下来的八句主要描写了狄青的功绩。诗人从三个方面来歌颂狄青的功劳:一是他的威武刚毅;二是他的忠心耿耿;三是他的公正廉明。这几句话中充满了对狄青的高度赞誉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狄氏忠诚耿直精神的赞赏。

最后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狄氏后世子孙的期望。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保持清廉的品质,不被金钱利益所左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优美,意境深远而感人。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狄青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