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初无心,已南复更北。
萧萧清风急,忽忽白日匿。
时逝物稍变,感集意鲜适。
玄蝉号庭树,蟋蟀吟四壁。
自古共此悲,岂伊越乡客。

【注释】

浮云:飘浮的云。

南复北:向南又向北,指天气变化无常。

萧萧:风声。

忽忽:忽然。

感集:触动、感染。

适:舒适。

玄蝉:即寒蝉,一种知了。庭树:庭院里的树。

蟋蟀:一种鸣虫。

越乡客:离家在外的游子。

【赏析】

秋阴,写景抒情诗。首二句,“初无心”“已南复更北”,写秋阴多变的天气。这两句是说,秋天的云气开始时还是无心无意的,可是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向北,变幻莫测。这两句既写了天气的变化,也暗含了人的情绪和思绪的变化。“已南复更北”与“时逝物稍变”都暗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后四句是描写景物和抒情。“时逝物稍变”一句,用一个“逝”字,写出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这种感慨,又是与“意鲜适”相联系的。这一句中,既有对人生的感叹,又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下面六句则是进一步写景物的变化。前两句写萧萧清风突然刮来,忽然白日被遮没了。这里既是写风声,也是写自己内心的惊惶失措。第三句写忽然之间白日不见了。这是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人事也随之改变,自己的心情也变得不舒畅了。第四句写此时物象的变化:原来高高挂在天边的太阳,现在忽然看不见了。这几句写景,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写的,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两句写自己触景生情:那知了不知什么时候飞到庭院里来了;那蟋蟀不知什么时候又在墙角落边叫起来了。这两句写景,是从对方的角度写的,所以更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悲凉之感。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表现了作者在秋风萧瑟之中,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开头四句写秋风的多变,暗寓人的心绪也如秋风一般无定。接着,诗人以时逝物变,感集意鲜为由,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种种感受。然后,诗人又以玄蝉、蟋蟀为象征,表达了自己身世漂泊,思乡之情。最后,诗人以秋阴作结,表明了自己的心境。这首诗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是却把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