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笑山涛,非隐复非吏。
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
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
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
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
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
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
彩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
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
人生难自谐,禄仕当若此。
注释:
- 平生笑山涛,非隐复非吏。——我平生喜欢嘲笑那些像山涛那样的人(指隐居、做官)。
- 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现在我更想效仿他们,因为年事已高将要进入晚年了。
- 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羡慕你拥有清廉的见识,在世俗中很少有所追求。
- 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能够在朝廷之上(皇宫),直接到江湖中游玩。
- 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乘坐扁舟,乘着大风,可以横渡千里,战胜高浪。
- 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倚靠着船桅杆,一声清啸,逸气直冲云霄。
- 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用浓郁的绿竹叶包裹米酒,品尝来自浙江苕溪(今苕溪)的红尾鲤鱼。
- 彩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穿着彩色衣服,起身祝寿,这种快乐是天下人所无法享受到的。
- 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谁不羡慕官位和帽子(轩冕),但很多人却困顿于官场。
- 人生难自谐,禄仕当若此。——人生难以自己安排,应当如此(通过做官得到俸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平生笑山涛”,诗人借用山涛的故事,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不屑一顾。山涛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等职务,但后来因为得罪权臣而被贬为步兵校尉。山涛一生清廉正直,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最终也未能逃脱被贬的命运。因此,诗人以“山涛”来比喻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态度。
次句“非隐复非吏”,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否定态度。这里的“非”,表示“不是”的意思。诗人认为,自己既不像隐居山林的高士那样超然物外,也不像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吏那样贪婪腐败。
接下来两句“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这里的“颠瞑”,指的是衰老的状态。诗人认为自己现在更加想要效仿山涛这样的隐士,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即将步入老年,而官场生涯已经不再适合自己了。
第三四句“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则进一步赞美了友人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的品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品格,他不需要过多的财富和名利就能过得满足和快乐。这里既赞美了友人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看法。
第五六句“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则是对友人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的一种祝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自由地游走在江湖之中,享受那份自由和宁静。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心愿。
第七八句“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则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舟;“长风”,指的是强劲的风;“高浪”,指的是巨大的波浪。这一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小舟在大海上破浪前行的景象,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第九十句“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则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抒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船头倚着船桅杆吹了一声清啸,那股逸气直冲云霄。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解脱,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种种束缚感到不满和反感。
第十一二句“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这里的“醲碧”指的是深绿色的箬叶;“苕溪”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的一条小河。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用浓郁的绿色箬叶包裹着的酒,品尝着来自苕溪的红尾鲤鱼,这是诗人对朋友的一种思念和回忆。
第十三四句“彩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则是对友人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的一种祝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穿上华丽的衣裳一起庆祝长寿,这种快乐是天下人所无法享受到的。这里既表达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五句“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诗的主题所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谁不羡慕高官厚禄?但是很多人却困顿于官场的争斗和斗争之中。这句话既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也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回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