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岩穴客,多随辟书起。
荣名耀山泽,高阁下闾里。
此道不复振,此时竟已矣。
不图廷中贤,有意及之子。
十年困乡书,三黜竟不仕。
一朝遘知音,籍籍到天耳。
穷通谅有数,自古多若此。
年华犹未晚,富良方自治。
伐木情所深,弹冠坐增喜。
请歌反招隐,以激南州士。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旨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和注释进行具体分析。

“昔者岩穴客,多随辟书起”,意思是说从前隐居在山里的隐士们,大多随着征召诏书一起而起。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的仕途得意。

“荣名耀山泽,高阁下闾里”,意思是说自己的荣耀声名照耀着整个山野大地,高高在上地住在官署里。这里表现了自己为官时的得意洋洋。

“此道不复振,此时竟已矣”,“此道”指的是做官的道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官的道路已经无法振兴了,现在已经到了尽头。这里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与失落。

“不图廷中贤,有意及之子”,意思是说没有想到朝廷里还有贤人,有意提拔你。这里的“及”字表现出了作者的感激与欣慰。

“十年困乡书,三黜竟不仕”,意思是说十年间困顿于乡间的书信,三次被罢官。这里表现了作者仕途不顺的经历,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一朝遘知音,籍籍到天耳”,意思是说忽然遇到知己之人。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出自己得到重用的兴奋之情。

“穷通谅有数”,意思是说穷达自有命数,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里表现了作者看透世事后的豁然心境。

“年华犹未晚,富良方自治”,意思是说虽然年华尚且不算晚,但应该好好治理国家。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伐木情所深,弹冠坐增喜”,意思是说因为伐树而感到深深的感情,所以高兴得坐着把帽子摘下来。这里既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又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放洒脱。

“请歌反招隐,以激南州士”,意思是请求唱歌反归隐,来激励南方的读书人。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两句写诗人早年的仕途失意。颔联两句,写诗人中年时期虽遭贬谪、屡经挫折,却依然坚持节操。颈联两句写诗人晚年虽遭排挤、屡受挫折,却仍保持乐观态度。尾联两句写诗人晚年虽遭排挤、屡受挫折,却仍保持乐观态度。全诗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不平的经历,以及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