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鸟飞朝日,鸣鹤响晴空。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
世事见流水,岁华指飞蓬。
酣歌用自适,贫贱何必终。
晴日后园
群鸟飞朝日,鸣鹤响晴空。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
世事见流水,岁华指飞蓬。
酣歌用自适,贫贱何必终。
注释:
- 群鸟飞朝日:一群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中飞翔。
- 鸣鹤响晴空:鸣鹤的声音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荡。
- 宿雪乍消释:刚刚消融的积雪。
- 滞阴阳反冲融:滞留的阴云反而变得明亮和温暖。
- 幽居亦可爱:在幽静的住所也很美好。
- 老圃愿与同:愿意和老人一起度过晚年。
- 负暄空林下:在空旷的林荫下享受温暖的阳光。
- 游目故城东:在旧城的东边游历。
- 世事见流水:世间的事如同流水一般不断流转。
- 岁华指飞蓬:岁月像风中的蓬草一样迅速流逝。
- 酣歌用自适:尽情歌唱以获得内心的满足。
- 贫贱何必终:贫穷和低贱又何必一定要到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首两句“群鸟飞朝日,鸣鹤响晴空”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鸟儿们在朝阳的照耀下自由翱翔,而鸣鹤则在晴朗的天空中发出悦耳的声响。这些细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宿雪逐渐消融,滞留的阴云反而变得明亮和温暖,这样的变化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能力。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幽静的住所也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愿意与老人共同度过余生。这种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描述了诗人在林间空地上享受温暖的阳光,并在旧城的东部游览。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都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