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河中船,一西复一东。
相逢且不留,相别何时逢。
黄鹄安稻粱,有时顾池笼。
一为沧浪去,不复思樊中。
哀君苍发白,扰扰悲途穷。
努力千万乘,寄声谢醉翁。
【注释】
宿州:今属安徽省。
河中船:泛指船行水上。
相别何时逢:指与圣俞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
黄鹄安稻粱: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句。比喻圣俞像鹤一样高洁。
沧浪:水深而清的地方,此处比喻隐居之所。
樊中:即笼中,比喻官场。
千万乘:形容其才高。
【译文】
船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一往东一往西地来往不停。
我们相逢的时候,不停留地挥手道别;什么时候能够再相见呢?
你就像天上的黄鹄一样,高飞到那稻粱肥美的南方;有时还会回头顾望那笼子里的生活,但一旦决定离去,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笼子了。
你就这样离开家乡去到沧浪,再也不想到樊笼里来。
哀叹你的白发苍苍,仕途不顺,穷途末路;努力啊努力,千万次地努力;寄语你谢幕酒徒,请替我转达我的心意。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冬,作者由泗州至徐州,经宿州赴京途中,偶遇故交孔平仲。孔平仲此时正因直言进谏遭贬,遂作词送行,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全词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意境高远,语言质朴,是一首送别之作。
词的上片开头四句写词人偶遇孔平仲的所见之景:“翩翩”二字,既形容船只在水上的轻盈姿态,又形容诗人对孔平仲的深情厚意,同时暗示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相逢且不留,相别何时逢”,这是对孔平仲的劝勉和安慰。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孔平仲的深深同情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矛盾情绪:一方面希望孔平仲能留任朝廷,另一方面又担心他的处境艰难,难以摆脱困境。这种矛盾情绪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词的下片则写词人的感慨与祝愿。“黄鹄安稻粱,有时顾池笼”,以“黄鹄安稻粱”比喻孔平仲的高洁品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他的赞美之情。然而,当孔平仲决定离开官场、去到沧浪之时,词人却感到万分的痛心疾首:“一为沧浪去,不复思樊中。”这里,“沧浪”指的是隐士生活,“樊中”则是官场。孔平仲离开官场、去到沧浪,意味着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不再留恋官场生活,而是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追求自由之路。对此,词人深感痛心疾首,同时也为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词的最后几句则是词人的劝慰与祝福:“哀君苍发白,扰扰悲途穷。”这两句是对孔平仲的深情劝诫和祝福。在这里,“苍发白”既是对孔平仲的外貌描写,也是对他经历坎坷、人生沧桑的隐喻。同时,“扰扰悲途穷”也暗示了孔平仲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然而,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孔平仲都应该坚持下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千万乘,寄声谢醉翁。”这里,“努力千万乘”是鼓励孔平仲继续努力奋斗,争取更大的成就;而“谢醉翁”则是对孔平仲的一种亲切称呼,表示词人对他深厚的友谊和感激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孔平仲的描写和对其遭遇的感慨与祝愿,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示了词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