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江上苇,夏老丛已深。
悠悠文王死,常惧牛羊侵。
迁根横污池,慰我江湖心。
清风日夕过,白鹭时见临。
疏响拂琴瑟,绿华旷衣襟。
处卑节不改,习静情足钦。
炎晖已堪爱,秋景坐可寻。
愿及搆明堂,甘心辞故林。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移苇: 移,即迁移。苇,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比喻柔弱或易受伤害的事物。”移苇”可以理解为将脆弱或容易受到伤害的事物迁移或移动,这里可能指的是将芦苇从原地迁移到其他地方。

  2. 萧萧江上苇,夏老丛已深: “萧萧”形容声音的凄凉或悲凉,”萧萧江上苇”可能意味着在夏天,芦苇已经长得很高,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3. 悠悠文王死,常惧牛羊侵: “悠悠”表示时间的漫长和深远,”文王”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贤明的君主或智者,”死”表示他已经离开人世,但”常惧牛羊侵”可能是指他生前担心自己死后被不肖子孙所侵害,这里的”牛羊”象征那些不肖子孙,他们可能会侵犯、破坏他所留下的宝贵遗产。

  4. 迁根横污池,慰我江湖心: “迁根”可能意味着改变原有的位置或环境,”横污池”可能是指在一个不干净、污水横流的地方种植芦苇,”慰我江湖心”则表达了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的心境。

  5. 清风日夕过,白鹭时见临: “清风”可能指的是微风,”日夕过”表示阳光斜照,时间流逝。”白鹭”是一种优雅的鸟类,它时而出现,给人们带来宁静和美丽。

  6. 疏响拂琴瑟,绿华旷衣襟: “疏响”指声音清晰悦耳,”拂琴瑟”可能是指芦苇的风声如同弹奏乐器般悦耳动听,”绿华”可能是指芦苇的绿色叶片,而”旷衣襟”则可能是指穿着宽大的衣服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7. 处卑节不改,习静情足钦: “处卑”可能是指处于较低的地位或地位较为卑微,”节不改”表示尽管身处低位,但坚守原则,没有改变。”习静情足钦”则表达了对于能够保持平静心态,享受自然之美的人的敬佩之情。

  8. 炎晖已堪爱,秋景坐可寻: “炎晖”可能是指夏日的阳光,”堪爱”表示值得欣赏和喜爱,”秋景”可能是指秋天的风景,”坐可寻”则表达了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去欣赏和寻找那些美景。

  9. 愿及搆明堂,甘心辞故林: “願及”可能是指希望能够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構明堂”可能是指修建一座明亮的殿堂,”甘心辞故林”则表达了愿意放弃旧的环境,追求新的开始。

译文:

将芦苇从原地迁移到别处,感受着清风的吹拂和阳光的温暖。虽然身处低处的芦苇仍然保持着坚定的原则,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动摇。秋天的风景让人感到愉悦,可以坐下来去欣赏和寻找那美好的景色。希望能够实现建一座明亮的殿堂的愿望,愿意舍弃旧的环境去追求新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芦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将芦苇从原地迁移到别处,感受到了清风和阳光的抚慰,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坚守原则、不被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在秋天,诗人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愉悦的心情,但也意识到了需要去寻找和创造更好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