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郊塞远,木落原野空。
鼓鼙湿前雨,笳吹悲后风。
山州行无极,敌窟未可穷。
生当取荣名,死当为鬼雄。
【注释】
1.出塞曲:古代边塞诗。三首:这里指三首边塞诗。
2.茫茫:辽阔广大的样子。郊塞,即边塞。
3.木落原野空:树木凋零,原野空旷。木,通“陨”,草木落叶。
4.鼓鼙(pí):军中的军鼓和战号声。
5.山州行无极:山中行军没有尽头。州,通“幽”,深远。
6.敌窟(kù):敌人设下的埋伏或巢穴。
7.生当取荣名:活着时应当取得荣誉名声。
8.死当为鬼雄:死了也要成为英雄。
【译文】
辽阔无际的边塞遥远又遥远,树木凋零的原野一片荒凉。
鼓声阵阵传来阵阵雨声,笳声悲切吹奏着凄风冷月。
山路崎岖难走无边无际,敌人设伏的地方还难以探明。
我生当争取荣耀名声,死后定要成为鬼中之雄。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从军征战的感受,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报效朝廷的决心。全诗以“出塞”发端,紧扣边关主题。“茫茫郊塞远,木落原野空。”开篇就渲染了边关旷野苍茫、寂寥的氛围,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鼓鼙湿前雨,笳吹悲后风。”接着描绘出征将士在艰苦环境下战斗的情景:“鼓鼙”是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信号,它与“笳”(一种古代军乐器)合用,可传千里,故云“鼓鼙湿前雨,笳吹悲后风”。一个“湿”字,既写出了鼓鼙声随风雨飘洒四野,也烘托出将士们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悲凉心境。“山州行无极,敌窟未可穷。”“山州”泛指边地,这两句诗描写了将士们在茫茫荒山中行军打仗的情景,“山州行无极”说明他们行军作战的道路是没有穷尽的,表现出将士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而“敌窟未可穷”则暗示了敌寇的巢穴是难以彻底消灭的,进一步衬托出将士们保家卫国、报效朝廷的决心。最后两句:“生当取荣名,死当为鬼雄。”既是将士们立功报效朝廷的豪言壮语,又是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自我表白。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句式参差错落,音节铿锵,韵律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