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良家子,趫趫羽林儿。
恩雠久未报,感激气拂霓。
无用丈二组,不须一丸泥。
独身斩胡颈,手揽封侯圭。

《出塞曲三首》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以下是诗句及翻译:

  • ”`
    出塞曲三首
    桓桓良家子,趫趫羽林儿。
    恩雠久未报,感激气拂霓。
    无用丈二组,不须一丸泥。
    独身斩胡颈,手揽封侯圭。

”`

翻译

  1. “桓桓良家子”:“桓桓”形容威武,“良家子”指贵族子弟或出身好的人。整句意为:这位良家之子英勇无畏,如猛虎下山。
  2. “趫趫羽林儿”:“趫趫”意为敏捷、灵活,“羽林儿”指的是宫廷侍卫或皇家子弟。整句意为:他身手敏捷,如同宫廷中的侍卫一般。
  3. “恩雠久未报”:仇怨长时间未解决,表达了对过去恩怨的记挂和不满。
  4. “感激气拂霓”:形容其激动的心情,仿佛能撼动天地。
  5. “无用丈二组”:比喻没有用,像无用的东西一样。
  6. “不须一丸泥”:表示不需要任何外力,就能完成任务。
  7. “独身斩胡颈”:独自一人勇闯敌阵,斩杀敌人之首。
  8. “手揽封侯圭”:手握功勋的象征,即玉玺,意味着封侯拜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良家之子的勇猛形象和其内心的激昂情感,展现了一种豪情壮志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中“桓桓”与“趫趫”、“感激”与“愤懑”等词语的运用,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结尾部分,“独身斩胡颈”与“手揽封侯圭”两个意象的强烈对比,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也传达了对英雄理想的赞扬和期待。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和精神追求。

贯休的《出塞曲三首》不仅是对个人英勇行为的描述,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抱负。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和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