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无与语,聊及齐谐书。
纷纭六合外,莽眇三皇初。
近既难必有,远亦非必无。
古今梦寐间,过事蚊虻如。
达生齐万物,曲士拘一隅。
苟以忘吾忧,焉能识其馀。
【注释】
杂说:古代的杂著。齐谐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于知音,伯牙弹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伯牙乃叹曰:“善哉,善哉!前奏未发而疾雷殷天,而后奏续断续,如寒泉滴石,余音响彻,不绝于耳,遂成曲焉。”后以指文辞精妙或言谈高妙为“杂说”,亦称“杂著”。
长日无与语:整天没有说话的人。
聊及:聊且谈及。
齐谐、三皇:都是古人对上古时代的一种泛称。《列子》中有《汤问》和《黄帝》。《列子》是战国时期列子所著,列子(约公元前450—前332)为战国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名寇,又名丘,相传为郑国人。《列子》一书共二十卷,其中包含有哲学思想,也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纷纭:杂乱。
六合外:天地间。
莽眇:广大无边。
三皇:传说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近:接近。
必:一定。
远:遥远。
非:不是。
古今:古今之事。
梦寐间:睡梦里。
过事:过失的事情。
蚊虻:喻指小人。蚊虻,虫类,常在人的耳边嗡嗡叫,比喻小人。
达生:通晓人生之道。
齐万物:使万物都和谐一致。
曲士:拘泥于小节、不知变通的人。
苟:如果。
忘吾忧:忘却我的忧虑。
识:了解。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闲居无事,便读起杂书中来。第三句承第二句意,说这些杂书中也包含了一些道理。第四句又进一步发挥,说天地之大,时间之长,宇宙之广,古今之事,无不包含在其中,所以不必去计较那些琐碎的细节,也不必去理会那些细微的利害关系。第五六句,诗人把话题引到了个人身上,说近在眼前的事可能并不可信,遥远的事也可能并不可信,因为世事无常,变化莫测,所以不能只凭一时一事来判断事物的好坏得失。第七八句又回到杂书中,说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第九十句,诗人从读书谈起,转而谈到人生态度问题。他主张要超脱名利,不要为个人的得失而忧虑。最后两句,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说明只有忘掉自己的忧虑,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才能达到一种豁达的境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闲居时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它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性;结构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立意高远,境界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