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
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
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
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
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
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
观过而知仁,且当谢君子。
【注释】
城东:即东城。城西:即西城。
相去咫(zhǐ)尺:指距离很近,只隔几步路。
不得同朝夕:不能日夜相见。朝夕:早晚。
譬如隔山水:好比隔着山和水。
历三秋:过了三个秋天。
正复累百里:也不过一百多里。
念我谁与游:想念着我还有谁能与我一起游玩。谁与游:还有谁和我一起游玩。
怅然岂能已:惆怅不已,怎能自慰呢?
莫逆:指关系最亲密的朋友。
未必居密迩:不一定住得很近。密迩:亲近、密切。
感豫深:感慨很深。
更失笑谈理:又失去了笑谈的兴致。
寡陋:贫乏鄙陋。
见人喜:见到别人就高兴。
观过而知仁:看到别人的过错而懂得什么是仁爱。
且当谢君子:暂且感谢你的大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分别之际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来赠给友人王深甫,希望他不要因为这次离别而感到忧伤惆怅。全诗抒发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友情。
开头一句“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是说两人虽然住在东边与西边,但距离很近,只有几步之遥。言外之意是,两人平时朝夕相处,十分亲近。
“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这两句是说,由于彼此分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日夜在一起,就好像是隔开一段山水一样。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两人之间的感情,突出了诗人的依恋之情。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两句意思是说,现在分别已经过去三个秋天,两地的距离又远过百步。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念我”二句的意思是说,想到今后再也见不到你了,心里多么难过啊!这两句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接着诗人又用古人的事例加以说明:“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古代有的朋友关系非常好,即使不经常见面也不影响友谊。“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自己觉得因思友而伤感太深了,连谈笑都感到没有乐趣。这句写出了因别离而引起的悲伤心情。
最后两句“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说自己贫寒简陋,因此心中忧虑;看见别人高兴,自己却高兴不起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对分别带来的痛苦感受。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