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
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
鱼鳖有馀粮,郊原靡遗穗。
糊口窃自恕,矜寡将何赖。
天道有盈虚,吾宁罪于岁。
救饥苦谋拙,禹稷不可待。
行矣帆长风,因之浮海外。

【注释】

百谷:指各种谷物。驰东南:指洪水向东南方奔流。三江:指长江、淮河、济水三条大河。吴会:今江苏苏州一带。积阴:指乌云,云层密布。漏云汉:形容乌云遮天蔽日,使天空如同银河一般。涌水翻积块:指洪水冲刷积土形成的巨大波浪。斯民:指民众。既:已经。昏垫:指洪水淹没,土地荒芜。我稼(jià):指自己的庄稼。堕颠沛:被淹没、毁坏。鱼鳖(biē):指水生动物。馀粮:多余的粮食。郊原:指野外的原野。靡遗穗:没有遗漏的庄稼。糊口:勉强生活。窃自恕:姑且原谅自己。矜寡:对贫苦者的怜悯和同情。天道:自然的规律,指时令。盈虚:这里指丰歉变化。宁:岂可。罪于岁:归罪于年成不好。救饥:救济饥荒。谋拙:办法不当。禹稷:传说中的两位古代圣王,夏朝的禹和周朝的后稷,此处泛指能人贤士。行矣:走吧。帆长风:扬帆远航。因之:因此。浮海外:乘船出海。

【译文】

百谷奔流向东方,长江、淮河、济水滋润着吴地;乌云密布遮住了天河,洪涛冲击着泥土形成的巨石。百姓遭受灾难已够多的了,我的庄稼也遭受到倾覆的灾祸;水里的鱼虾有充足的食物,田野里丰收的庄稼没有遗漏。暂且原谅自己吧,对于受苦难的老百姓,我实在无法怜悯!自然的规律是盛衰交替,我们怎能埋怨年成的不利呢?救济饥荒的办法确实不高明,可是像夏禹和后稷那样的圣明之人也是无法等待的!走吧,扬起帆篷,乘着顺风去海外谋生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作者任常州常熟县丞期间。当时常熟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洪灾,作者写下这首《示公仪》,以劝慰灾民,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诗中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品德。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风格朴实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