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
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
同梅圣俞送尹郎中监舒川灵仙观
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
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
【注释】
1.真人:道士之称。关:指函谷关。乃祖:指老子。独知之:独自知晓。
2.强着:强行地撰写。五千言:指《道德经》。竦(sǒng耸)身:意谓远离世俗。
3.灵光:道家称天地未分之前为太初、太始、太素之元始光。
4.超忽:超脱尘世。
5.千岁间:千年之间。裔孙:后代子孙。
6.计(zhī至):通“智”,明智。
7.云山:指天成县(今四川省天全县)。
8.宦游:做官在外。
9.天禄阁:《史记》载,孔子曾将诗书礼乐藏于壁中,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遂在孔子故里曲阜立天禄阁以为纪念。
10.天柱山:在安徽省境内,相传是黄帝所葬之地。
11.吏职:官职。
12.去去:即去去何,犹言何时。
13.山中:指天成县。白云:指山上的白云。
14.弄:玩水的意思。
15.生死:生或死。
16.了损:即“了然”,了然于心。
17.世间尘:人间琐事。
18.长风:这里指大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朋友尹郎中赴任灵台尉的赠别之作。尹郎中名不详,字子美,河南府郑州人,曾任舒州司法参军。
第一句“真人西度关”,点明了尹郎中将要离开京城西行,去灵台做官。第二句“乃祖独知之”,是说尹郎中的祖父尹洙(1017-1095)曾经隐居于洛阳城西少室山麓,并在那里著书立说,所以尹郎中能够有学问,全靠其先人尹洙的影响。第三句“强着五千言”,是说《道德经》这部道教经典,是尹郎中强加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的。第四句“竦身弃喧卑”,是说尹郎中远离了喧嚣的官场,追求高洁的生活。第五至七句“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是说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从虚无中生成的,它们没有固定的形体和界限;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只有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超越尘世,进入仙境。第八至十句“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写尹郎中虽然精通兵法和剑术,但却未能施展抱负,反而在晚年感叹人生无常。第十一句“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写尹郎中虽然学识渊博,却仍然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第十二句“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是说尹郎中既然已经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就无需担心被官府追究任何责任。第十三句“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写尹郎中在山林中饮酒赏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第十四至十七句“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写诗人自己虽然已经看透了世间的纷争和名利的得失,但还是忍不住要登上高山,俯瞰人间世事。最后一句“挥手谢世人”,是说诗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于是挥一挥手,告别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