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没千重雾,江涵万里天。
湘潭送波浪,吴楚会风烟。
【诗句释义】:
池州的山峰被浓雾淹没,江水包容着无边的天空。
湘潭的波浪送到这里来,吴地和楚地的风烟汇合在一起。
【译文】:
池州的山峦叠嶂,被层层云雾遮蔽了,仿佛千重山峦隐没于茫茫的雾海之中。
池州的江水浩荡,包容着万里之遥的天空。
潭州是湘江进入洞庭湖的地方,湘江在此处分流为二,一江向西流入洞庭湖,一江向东注入长江。
潭州的东边就是湖南的湘潭府,而西边则是长沙府。
湘潭的波浪滚滚而来,与潭州相连。
潭州的西面是吴郡,北面是楚州,因此潭州的江面上就汇聚了吴、楚两地的风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江南行旅中经过江西池州时所见的景色。首句“池州”点题,次句写池州周围的自然景观,三、四句写池州与湘潭、吴、楚之间的交通往来及地理关系。
此诗起笔便写景:“嶂没千重雾,江涵万里天”,这是写池州周围环境。嶂,即山;没,隐没;千重雾,形容山多雾密;含,包纳,涵,容纳。这两句写出了池州的山连山、雾接雾的壮美景象:群山连绵,如屏障一般隐没在茫茫的雾气之中,江水包容着无垠的天空。这种描写,既突出了池州的山多雾密,又烘托出池州的地势高峻险要。
接着写池州与外界交通的关系:“湘潭送波浪,吴楚会风烟。”这是写池州与湘潭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往来。湘潭,指今湖南省湘潭县,位于湘江上游,距池州不远;吴楚,泛指今江苏、湖北等地一带,古属楚国,故称吴楚;风烟,指风尘,也指风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湘潭送来阵阵波浪,池州与吴、楚地区相接。这里的“波浪”指的是江水流动的波澜,它说明池州与湘潭之间江水相连。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如果说前两句是静态的画面,那么后两句就是动态的场面。诗人把池州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描绘:群山环抱,雾气缭绕,江流不息,气势磅礴。
最后一句“吴楚会风烟”,既是写眼前的景物,又是借以抒发感慨。吴楚会风烟,意味着诗人身在池州,心却飞越千山万水,想到遥远的吴地或楚地去。这句诗不仅表明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更流露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