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译文】
在孤衾中,朔风凄紧,毡帐夜里也生寒。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的烟水云山,我恨骢马憔悴只空还。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赏析】
这首词以“夜闻南妇哭北夫”为题,抒发的是羁旅行役者的思乡之情。
起首二句是说:拥着孤衾(单人睡的床铺),正逢朔风凛冽;毡帐里也冷清清的,只有凄风瑟瑟。此二句点明时令是深冬。“正朔风”即指冬至后第一个节气——小雪。
“春梦无凭”三句写景抒情,是全词的重点。“春梦无凭”四字,是说:春天的梦已无法实现,徒增伤感而已。“秋期又误”,是说:秋天的约会又落空了。“迢递烟水云山”,意思是:这遥远的路途和飘忽不定的云雾、山水,使离人的情思更加难以排遣。“断肠处”三句写景抒情,是全词的第二重点。“黄茅瘴雨”,是说:黄茅岗一带多雾气,有瘴疫,使人生病。“恨骢马”三句写景抒情,是全词的第三重点。“愁骢”即千里马,这里指远行的使者。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朝曾派使者到达大宛国。这里用“千里马”来比喻自己。“憔悴只空还”,是说:千里奔波的使者,疲惫不堪却只能空回原地。
“揉翠盟孤”三句写景抒情,是全词的第四重点。“揉翠盟孤”是说:把翠羽装饰在头上作成盟证(男女订情之意)。“啼红怨切”,意思是说:那女子含泪的啼叫声,是多么哀怨啊。“暗老朱颜”三句写景抒情,是全词的第五重点。“暗老朱颜”是说:因为长年在外,所以连容颜都变得衰老了。“堪叹”三句是全词的第六重点。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可叹呀!“蔡琰悲笳”,“昭君怨曲”,都是汉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她们被匈奴所掳去,成为外族的妻子。“何预当日悲欢”是说:这些外族歌女的遭遇与自己无关,她自己的悲欢又有什么相干呢?“谩赢得”、“空惆怅”两句是说自己白白地遭受这种相思痛苦,徒然地令人惆怅叹息。
最后三句,“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意思是说:梦醒了梅花已经凋谢,听到角声又在报晓,知道春天又要结束了。这几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也是对下片的概括。
整首词意境开阔,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