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
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
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传觞。
风流太傅何须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
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
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傅觞。
风流太傅何面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注释
五马旌旗
解释: 古代皇帝或高级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辆装饰有五匹马,用以显示其尊贵和权力。
去路长
解释: 形容距离遥远,路途艰难。
笋舆
解释: 小巧轻便的马车,通常用于宫廷或贵族之间的移动。
穿翠度羊肠
解释: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如同穿行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之中。
霜馀绿橘
解释: 指秋季收获后剩余的新鲜绿橘,味道甘甜。
秋晚黄花
解释: 指的是秋季的菊花,以其香气浓郁著称。
胜景
解释: 美丽的风景。
诗入咏
解释: 诗歌被用来赞美或描述景物。
羁情
解释: 表达离别的情感。
酒傅觞
解释: 以酒浇地,象征消愁。
赏析
《窑前小酌和外舅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宋代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美景和亲情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诗中“五马旌旗去路长”展现了一种威严而远大的气势,“笋舆穿翠度羊肠”则勾勒出一幅曲径通幽、风景如画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秋天特有景象的描述——霜后余味的绿橘和黄昏时分盛开的黄花,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情绪。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丽,而且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得饮酒成为了一种情感上的慰藉。
诗的最后一句“风流太傅何面诧,独载东山窈窕娘”,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在这里,”风流太傅”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他尊敬的长辈,他们或许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感到自豪。然而,诗人选择独自一人乘坐马车,似乎在表达对传统束缚的挑战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周围世界的独特看法。
《窑前小酌和外舅韵》不仅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美学特点,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这首诗是理解宋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的一个窗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古典文学之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