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只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上王通守传易数
王通,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官至吏部侍郎。他精通《周易》,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研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作风格豪放,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皇羲,即伏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代表天、地、人三才。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这里赞美伏羲和八卦的伟大,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六子是指六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这里赞美了天与地的关系,以及六子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天理指天道,人文指人道。这里强调了天理和人文的统一,表达了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万化昭然,意为万事万物都变得清晰明了,从这里出现。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三圣手,指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圣人的手迹。这里赞美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如同明亮的太阳一样照耀着世界。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战国时代,周王朝的政治力量衰落,道家思想也开始走向衰退。这里指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起有落的。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汉儒,指的是汉代的儒家学者。这里批评了汉儒们只注重专门研究某一方面的学问,而忽略了整体性的思考。后世可闻无几及,意为后世的学者很少听到这种观点。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宋朝时期,文化事业非常繁荣,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文人。这里赞美了宋朝的文化成就,以及历代儒者的传承和发扬。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濂溪,即周敦颐,南宋哲学家;伊洛,指程颢、程颐兄弟;韦编,指《周易》的经文;邵公,指邵雍,北宋数学家、天文学家。这里赞美了濂溪、伊洛、程颐、程颢、邵雍等人的贡献,特别是邵公的数学和天文学成就。
只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南渡,指南宋高宗南迁杭州的历史事件。九十年,指从宋代建立到南渡的时间跨度。统会宗元,指统一各种学说和流派的探索。孰探赜,意为谁能够深入探索这些领域。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恭惟,意为恭敬地想到。先生,指邵雍,这里特指邵康节公。蕴其秘,指邵康节公深藏不露的智慧。口不宣言,指邵康节公不轻易发表言论。藏以臆,意为把内心的想法寄托在臆想之中。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愚,指作者自己。虽然我愚钝无能,但还是恭敬地向先生请教。愿执门墙,意为愿意在先生的指导下工作。洒扫役,意为打扫庭院,为先生服务。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先生,指邵康节公。学识,指邵公的学问。际天人,意为与天地融为一体。先生手提六经笔,意为邵公手持《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俯察仰观,指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关键透,意为关键之处洞察透彻。虚激,意为虚心激励自己。寸心,指内心。参太极,意为参悟宇宙的本源。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不鄙,意为不轻视。愚昧,指自己的浅薄无知。进,意为进步或提高。启迪,意为启发和引导他人。狂迷,指过于沉迷某种观念的人。窥奥阈,意为窥探奥秘的境界。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衣钵,指传授技艺的师傅的袈裟和钵盂,这里比喻学问的传承。亲传,意为亲自传授。誓言,意为立下誓言。力造,意为努力创造。神明德,意为崇高的道德品质。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整首诗通过对邵康节公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描绘邵公的形象和才华,也展现了作者自身的谦逊和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