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多病少逢迎,投老归来称野情。
闭户且教防俗客,拥书终自笑浮生。
怪人鸿雁呼群起,浴水鵁鶄傍母轻。
几点疏萤独来往,鬓丝禅榻落花声。

【注释】

①栅口: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喜亭、称野情:都是指归隐后的居处。 ②闭户:闭门谢客。 ③拥书:抱书本。④鵁鶄:鸟名,即鵁鶄。⑤疏萤:稀疏的萤火虫。⑥落花:指禅房中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栅口时所作,抒发了对尘世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感。

开头两句“经年多病少逢迎,投老归来称野情”。诗人以“多病”起兴,写自己因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久不与世俗往来,因此很少应酬迎来送往之客。而自己退隐以后,便过上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可以自称为“野情”,即超然物外之情。这两句从“投老归来”一句生发开来,点明自己退隐的原因,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着两句“闭户且教防俗客,拥书终自笑浮生”。“闭户”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称野情”,“投老归来”之后,自然要闭门谢客。这里诗人把“闭户”当作一种“防俗客”的措施,既表明自己的退隐之心,又表明自己有“防俗客”的必要。“拥书”句紧承上文的“投老归来”,说自己虽然“闭门”、“防俗客”,但是并不妨碍自己读书吟诗。这句诗表现出诗人退居以后的闲适、清贫的生活。

第三联:“怪人鸿雁呼群起,浴水鵁鶄傍母轻。”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作者的得意之笔。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鸿雁比作群起的“客人”,鵁鶄比作“母亲”。诗人用这两种动物来比喻自己,形象鲜明,生动活泼。诗人以鸿雁喻众位“来宾”,以鵁鶄喻自己的妻子,通过鸿雁的“群起”和鵁鶄“傍母轻”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自豪感。

最后两句“几点疏萤独来往,鬓丝禅榻落花声”是全诗的结穴之笔。前句写疏萤点点,映入帘栊,犹如僧人打坐禅床,静夜沉思,耳畔传来阵阵落花之声;后句写诗人在落花的陪伴下进入梦乡。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把一个退隐者恬静、闲逸的生活画面展现给读者,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