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拙全无补,区区祇耐劳。
青灯常独照,白发不相饶。
恋阙江云隔,忆家山月高。
武夷有馀稿,何事注离骚。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迂拙》全无补,区区只耐劳。
  •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疏学浅的无奈和自嘲。”迂拙”一词在这里指的是自己笨拙或者能力不足。全无补表明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或成就。区区指的只是自己的才能或贡献有限。只耐劳意味着自己只能忍受辛苦和劳累,无法改变现状。
  1. 青灯常独照,白发不相饶。
  • 解释: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情景。青灯常独照象征着孤独和坚持。青灯通常用来形容读书人夜读时的灯光,这里暗示了诗人在夜晚依然坚持读书学习。白发不相饶意味着即使年岁已高,也不愿放弃或屈服于困难面前。
  1. 恋阙江云隔,忆家山月高。
  • 解释:这里的“阙”可能是指朝廷或者是某个目标、梦想的象征。江云隔表示诗人身处异地,被遥远的江水和云雾所隔断。忆家山月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可能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家乡的月亮又显得特别明亮和遥远,使得诗人更加怀念家人和故乡。
  1. 武夷有余稿,何事注离骚。
  • 解释:“武夷”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某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余稿表示有未完成的作品。何事指代的是诗人对自己的行为或作品感到困惑和不解。注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这里可能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是否应该追求某种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方向的疑惑。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句诗描绘了一位学者面对困境时的心境与行动。从全无补到只耐劳,再到恋阙和忆家,最后以何事注离骚作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典型心理反应,以及对传统文化中某些价值观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