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诗句释义:

  1. “道高尘俗住应难”:这里的“道高”指的是修行者或学者的高尚道德和修为,而“尘俗”则指凡人世界的纷扰。这句话表明修行者虽身处尘世,但因其道德修养之高,常人难以与之为伍。

  2. “携锡东归暑未残”:这里的“携锡”可能是指携带经书或法器(锡杖,佛教中的圣物)回归,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或修行的开始。”暑未残”意味着夏天还没有结束,暗示着回归的时间可能是在夏日结束之前。

  3. “紫殿已承新雨露”:紫殿通常指帝王的宫殿,这里可能暗指崇教大师所在的天台寿昌寺。”新雨露”形容的是雨水带来的清新与滋润,也隐喻着修行后得到的新智慧或领悟。

  4. “白云终忆旧峰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山景的怀念。”白云终忆”表示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记那些熟悉的山峰和云彩。这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曾经居住或修行过的山中景象的一种追忆。

  5. “孤村路僻牵吟远”:描述的是一幅寂静的乡村景象,诗人独自行走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周围的环境显得非常寂静。通过“牵吟”二字,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沉思和遐想。

  6. “峭壁泉飞入梦寒”: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仿佛能从峭壁上的泉水飞溅中听到声音,感受到泉水流入梦境的冷冽之感。这里的“入梦寒”不仅描绘了听觉感受,也隐喻了心灵深处的某种寒冷或孤独。

  7. “满箧御诗兼御札”:这里的“满箧”指的是装满了一箱书籍或文件,而“御诗”和“御札”分别指的是皇帝颁布给文人的诗歌及书信。这一句可能反映了崇教大师作为一位文人,其生活和创作被朝廷所重视,同时也显示了他与皇室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力。

  8. “到时松院与谁看”:这句话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松院”可能是指一个种植松树的庭院,而“谁看”则可能意味着这个场景将不再由自己亲自经历,只能期待别人的见证。

译文:

谨吟七言四韵恶诗一首攀送崇教大师归天台寿昌寺

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崇教大师返回天台寿昌寺的深深敬意和不舍之情。首两句“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作者对于大师的尊重以及对其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来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气氛。特别是“孤村路僻牵吟远”,不仅描绘了荒凉的村落景象,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则是对未来相遇的期盼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表达离愁别绪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