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到南昌老更奇,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阁下秋涛壮,孺子堂前春鸟啼。
我似痴蝇思骥尾,君如野鹤趁鸡栖。
十年翰墨元犹白,不识微言为指迷。

郑伯熊的《次韵陈倅瑞岩之什》是一首富有深意和哲理的诗作。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注释及赏析:

  1. 诗句注释
  • 诗到南昌老更奇:到了南昌这个地方,诗歌显得更加新奇。
  • 固知流派自江西:显然,诗歌的风格和流派都是从江西传来的。
  • 滕王阁下秋涛壮:在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下,秋天的波涛显得格外雄伟。
  • 孺子堂前春鸟啼:在孺子堂前,春天的鸟儿欢快地鸣叫。
  • 我似痴蝇思骥尾:我仿佛一只痴迷的苍蝇,想着千里马的尾巴。
  • 君如野鹤趁鸡栖:您如同野鹤,趁鸡窝的时候休息。
  • 十年翰墨元犹白:十年来的笔墨,依然保持着纯洁。
  • 不识微言为指迷:不懂得其中微妙的语言,会迷失方向。
  1. 译文
  • 诗到南昌老更奇:诗到达南昌之后,显得更加奇特。
  • 固知流派自江西:显然,诗歌的风格和流派都是从江西传来的。
  • 滕王阁下秋涛壮:在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下,秋天的波涛显得格外雄伟。
  • 孺子堂前春鸟啼:在孺子堂前,春天的鸟儿欢快地鸣叫。
  • 我似痴蝇思骥尾:我仿佛一只痴迷的苍蝇,想着千里马的尾巴。
  • 君如野鹤趁鸡栖:您如同野鹤,趁鸡窝的时候休息。
  • 十年翰墨元犹白:十年来的笔墨,依然保持着纯洁。
  • 不识微言为指迷:不懂得其中微妙的语言,会迷失方向。
  1. 赏析
  • 主题鲜明:《次韵陈倅瑞岩之什》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江西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诗中既有对江西文化的赞美,也有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反思和自省。这种鲜明的主题使得全诗充满了深度和思考。
  • 意象生动:诗中的“秋涛壮”、“春鸟啼”等意象,都极具画面感和动态美。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全诗更加饱满和有力。
  •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动人。同时,诗人还注重音韵和谐,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美感。
  • 哲理深刻:诗中不仅描绘了江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还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学问的思考。这种深刻的哲理使得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对《次韵陈倅瑞岩之什》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郑伯熊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感悟的记录,更是对江西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具体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