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天子寄弥纶,筑隐商岩旧叶存。
麟笔有文藏册府,驷车流庆属衡门。
金绳宝构新空界,剑树真游接古原。
藐矣诸孙愧前躅,脱身仍谢北山猿。

【注释】

①长葺:长久修缮。圣寿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建中天子:指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即位,时年四十二岁,称建中皇帝。寄弥纶:寄托治国的理想。弥纶为“弥罗”的省语,意即治国。

③商岩旧叶:指商山四皓。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商县东南的秦岭北麓。叶,同“晔”。

④麟笔:传说尧舜时期有麒麟出现,其文记录国家政事,故称。麟笔,指《麟德书》。藏册府:《麟德书》是唐高宗时魏征所撰,记载唐太宗及高宗朝政治得失、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是国家的重要档案资料。

⑤驷车流庆:汉文帝刘恒曾以四匹马驾车出游,以示天下太平。属衡门:指隐逸生活。衡门,横木为门,用以遮雨或避人。

⑥金绳宝构:比喻坚固的建筑。新空界:新修的寺院,界是边界的意思。

⑦剑树真游接古原:传说中的蜀地有剑阁,上有剑树,相传有神仙居住。接古原,与古代的原野相接。

⑧藐矣诸孙:对子孙辈的谦称。愧前躅:因子孙不肖而感到惭愧。前躅,先人的榜样。

⑨脱身:摆脱困境,这里指隐居山林。仍谢北山猿:仍然感谢猿猴的知音之情。猿,通“猿”,指山中的猿猴。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终南山后,重修圣寿寺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孙的期许。

首联“长葺圣寿寺,建中天子寄弥纶,筑隐商岩旧叶存。”写重修圣寿寺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贞之心。圣寿寺是唐代著名寺庙之一,诗人为了弘扬佛法,宣扬佛教思想,决定重修圣寿寺。建中天子是指唐代皇帝李适,他寄希望于自己的治理能够像治国一样有条不紊,使国家兴旺发达。

颔联“麟笔有文藏册府,驷车流庆属衡门。”写圣寿寺的历史和文化。圣寿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诗人用“麟笔”来形容圣寿寺的文化内涵丰富,“麟笔”是指传说中的麒麟之笔,用来书写国家重大的政治事务。圣寿寺也成为了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美和传颂。

颈联“金绳宝构新空界,剑树真游接古原。”写圣寿寺的建筑特点及其环境。圣寿寺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有着精致的建筑工艺,如同金绳一样的坚固和华丽。这里的剑树指的是传说中的蜀地有剑阁,上有剑树,相传有神仙居住。圣寿寺与古代的原野相接,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尾联“藐矣诸孙愧前躅,脱身仍谢北山猿。”写诗人对子孙的期望和对隐退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子孙们能够继承他的志向,继续为国家服务,实现他的遗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隐退的决心,感谢猿猴的知音之情,因为猿猴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

这首诗通过对圣寿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和信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