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梧不隐响,秋入意萧条。
过雨喧天籁,高风会海潮。
寒侵知洒近,气豁想云遥。
岁晚看摇落,无衣耻敝貂。

诗句释义:

  1. 北窗闻雨 - 描述诗人在寒冷的北窗边听到外面的雨声。
  2. 庭梧不隐响,秋入意萧条 - 庭院中的梧桐树不会因秋日的到来而隐藏其声音,这让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寂寥与萧索。
  3. 过雨喧天籁,高风会海潮 - 经过雨水的洗礼,原本静谧的天空变得热闹起来,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同时,高风吹拂着海面,海潮的声音似乎也加入了这场自然的交响乐。
  4. 寒侵知洒近,气豁想云遥 - 寒气侵袭着大地,使得雨水更接近地面;诗人通过感受这些变化,联想到遥远的地方,仿佛能想象到天空中飘渺的云朵。
  5. 岁晚看摇落,无衣耻敝貂 - 诗人在年终时节感到世事无常、人事已非,即使身披破旧的貂皮大衣也感到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译文:

在北窗下,听到外面细雨纷飞的声音。
庭院里,梧桐树不隐藏它的声响,秋天来临让人感到凄凉。
经过雨水的洗礼,天空变得更加热闹,仿佛有自然界的音乐。
高风吹动着海面,海潮的声音似乎也随之响起。
寒气侵袭,让雨水更加接近地面,我感受到这一切,想象着遥远的云彩。
岁月将尽,看着万物凋零,即便身着破旧的貂皮大衣,也会心生羞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样的季节里的内心感受。首句“北窗闻雨”设定了场景和环境,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四句诗通过听觉、触觉等感官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和氛围。尤其是“庭梧不隐响,秋入意萧条”两句,通过对梧桐树叶声音的描述,传达出秋天的寂静和萧条之美。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意境,将自然现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结合。如“过雨喧天籁,高风会海潮”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变化的感悟,感受到了一种宏大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既有外在的风雨雷涛,也有内在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寒侵知洒近,气豁想云遥”则将诗人的视角扩展到更宏观的空间,通过对寒气的感知和对遥远事物的联想,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岁晚看摇落,无衣耻敝貂”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内心的羞愧。尽管身披破旧的服饰,但面对世事的变化仍感到无力和悲伤。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