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不过楚,江水限中间。
此地一回首,众峰如可攀。
俯看孤鸟没,平视白云还。
行子厌长路,秋风聊解颜。
【注释】
吴山:指苏州城西的洞庭西山。吴山不高,但有名胜古迹,故称“吴山”。
楚:指洞庭湖。
平山堂:在洞庭山东南麓,为宋代苏舜钦所建,后由范仲淹重建。范仲淹曾在这里作过《岳阳楼记》。
回首:回头看。
众峰:指洞庭山上的群峰。
攀:攀登。
孤鸟没:一只孤雁飞落下来。
平视:平视,即平视着。
行子:行走的人。
厌:厌倦。
解颜:面露笑容。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感怀身世的小诗,诗人登上吴山之巅的平山堂眺望远方,凭吊古代名士范仲淹,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深思。
首句“吴山不过楚,江水限中间”,是说洞庭山并不高峻,它只是横卧于长江中流,挡住了江水的去路而已。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暗含深意。因为诗人正是从这一层意思出发,才进一步联想到范仲淹当年曾在此凭栏远眺,而今他虽然已逝,但青山依旧,绿水依然,自己却只能徒然地凭吊古人,感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了。
第二句“此地一回首,众峰如可攀”中的“回首”二字,更是点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站在巍峨的吴山顶上,环顾四周,只见远处群峰耸峙,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当他再抬头仰望时,却发现那些山峰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这种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使诗人不禁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俯看孤鸟没,平视白云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画面。诗人低头看去,只见一只孤独的鸟儿正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滑翔,仿佛在诉说着它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当他抬起头来,则发现那片云彩正悠闲地飘荡在空中,与周围的景物相映成趣。这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最后两句“行子厌长路,秋风聊解颜”,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辛酸与无奈。他独自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寂寞。然而,就在他即将感到绝望的时候,一阵秋风突然吹来,带走了他心中的烦闷与忧愁。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已经忘记了所有的痛苦与烦恼。
整首诗以平山堂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起伏波动,使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