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齐相国,爱客郑尚书。
徐孺曾悬榻,冯公预食鱼。
甘棠勿剪伐,客馆遂邱墟。
长铗还相语,冥鸿幸起予。

【注释】

陈:指汉宣帝时,丞相魏侯陈宠。

相国:汉代称丞相。

尚书:汉代的官名。这里指郑众。当时郑众曾担任尚书令。

徐孺:东晋豫章人,字孺子。他曾经给陶潜写过一封信,说愿意为避乱而隐退,并请陶潜为他准备一把好酒和一张高床。后因避乱到庐山,自号“远公”。

冯公:汉宣帝时冯奉世,曾任侍中、光禄大夫。冯奉世曾向汉宣帝请求封赐鱼池,以养病休职。后任西域都护,在军政上很有成就。

甘棠树:传说中的神木,能蔽日,其阴可容千人,所以又称“遗爱棠”。相传周朝遗爱大夫邵公死后,他的子孙把他葬在甘棠树下,后来人们砍伐甘棠树,就是表示对邵公的怀念。

丘墟:坟墓。

长铗:剑名。战国时楚国人卞和得玉璞,楚文王命玉工琢之,三年不成,文王又命更使琢之,再过三月,终于得成双钩,遂命名为“和氏璧”,传为天下奇宝。这里借指自己。

冥鸿:比喻志向非凡的人。

【赏析】

《去陈二首》是一首五言诗。诗人以两首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汉宣帝时代的贤能官吏以及他们所建立的功绩的赞颂之情。

第一首写魏侯与尚书郑众。魏侯,即魏相(汉宣帝时名宰相的官名),他礼贤下士,善于延揽人才,因此得到了众多宾客的归附。第二首写郑众与冯奉世。郑众在汉朝做官时,曾受到皇帝的赏识,他为人清廉,不图名利,得到许多百姓的爱戴。冯奉世也以清廉著称,他向皇帝请愿,请求皇帝赐给他一块地作为隐居之所,以便他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

这两首诗都是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写的。五言诗是一种有固定的句数和字数的诗歌形式,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直至唐代才逐渐衰落。这种形式的诗歌要求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由于这种形式简单易学,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

这两首诗都是七绝。七绝是指每句七个字的绝句,这种形式的诗歌比五绝稍难一些,但也更容易学习。七绝的音律和五绝相同,只是比五绝多了一个平仄声调的变化,这也正是七绝比五绝更为美妙的原因之一。七绝虽然不如五绝那样容易掌握,但它所表达的感情却更为深刻,语言也更为精练,因此受到很多诗人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