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稀如有避,云卷不辞劳。
露已深秋白,天应为月高。
幽怀向谁尽,诗兴更何逃。
勿负盈樽酒,须营千兔毫。
【注释】
和:写诗酬唱。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圆夜。
星稀如有避:意为星星稀少,好像在躲避什么。
云卷不辞劳:意为云彩卷起,不辞辛勤。
露已深秋白:意为秋天的露水已经很白了。
天应为月高:意味着月亮很高,仿佛把天空都照亮了。
幽怀向谁尽:意为心中的思绪要向谁说尽。
诗兴更何逃:意为诗兴难以逃避。
盈樽酒:满杯的美酒。
万兔毫:即万笔毫,形容毛笔很多。
【赏析】
《和中秋对月》是一首咏月抒怀之作。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画面中既有天上的明月,又有地上的诗人,更有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星稀如有避”,描绘出夜晚的宁静,星星稀疏如避人耳目。诗人用“避”字来形容星星,既生动又形象,让人感觉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的样子,好像在躲避着什么。
次句“云卷不辞劳”,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云海景象。诗人用“卷”字来形容云朵,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觉到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样子,好像在忙碌着什么。
三、四两句“露已深秋白,天应为月高”,则是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月亮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意境。诗人看着地上的露水已经变得很白了,天空中的月亮也显得格外地高。这里的“露”、“秋”、“天”、“月”四个关键词都巧妙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
最后一句“幽怀向谁尽,诗兴更何逃”,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心中的情感无法向别人说尽,而诗兴却难以逃避。这里的“幽怀”、“诗兴”两个关键词,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美丽的夜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