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
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
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
嫦娥苦幽独,会载客槎归。

注释:

和孙宣德中秋不见月,

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

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

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

嫦娥苦幽独,会载客槎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联“和孙宣德中秋不见月,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以景起兴,写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感受着月亮带来的清凉和宁静。这一句中,“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中的“倚天剑”则象征着明亮的月光,如同一把宝剑一样锋利,能够穿透云雾,照亮大地。这里的“决云”形容月亮的光芒如利剑般直指云霄,穿透了层层云雾,将光明洒向大地。

颔联“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清光”是指明亮的月光,“自无蔽”表示没有遮挡,没有障碍,意味着诗人可以自由地欣赏月亮的美丽。而“绝境转知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珍视之情,认为只有在这种绝境之中才能体会到月亮的价值,感受到它的珍贵。这里的“稀”表示稀少,强调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会感到寂寞和无助。

颈联“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露重”指的是秋露浓重,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蝉时落”则暗示着秋天的萧瑟和凄凉;“风高雁已飞”则表达了秋风凛冽,大雁南飞的情景。这些诗句都与中秋节的氛围相契合,展现了诗人对这个节日的独特感受。

尾联“嫦娥苦幽独,会载客槎归”则是诗人对嫦娥的想象和祝愿。这里的“嫦娥”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中的仙女嫦娥,她常常被人们用来象征孤独和寂寞。然而,诗人在这里却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嫦娥虽然孤独,但仍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就像乘槎归来的人一样。这里的“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木筏子,古人常用它来渡海或者探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嫦娥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景象的描绘和对嫦娥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